【原着:穆罕默德•宰希里 翻译:马斌】
宗教的真正涵义是“顺服与尊崇”、“责任与义务”。宗教思想与其它思想认识有着严格的区别。阐述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宗教的本质内涵及人类的本性,以提示人与宗教之间的自然关系和更深层次的意义。然而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及社会的变化,这种人与宗教的关系是否会逐渐淡化为“临时关系”,还是一种不能分离的本能关系呢?人毕竟是人,他的天赋禀性是生而有之的,故曰“本性”。因此,看来人们的信仰本能不可改变,自古至今如此,无论其信仰什么,其形式、理解有可能变化,惟人的本能不易变。
信仰是人独具的一种天赋,人的价值正在于此。诚如人的生活,饮食、情欲、喜怒哀乐等本能,倘若丧失了其中的任何一种,“人性”就会变态或扭曲。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已变了性的人,这就证明了“缺陷”的存在。而真正的“完美”,则是属于用泥土创造人并赋予其属性的真主。
20世纪的《拉罗斯大辞典》解释道:信仰宗教是人类所独有的本能,即便是不开化的人也是如此。对神及超自然现象的重视是人类永恒的特征之一。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人的精神如同人迫切需要空气、水、食物一样渴求的一种精神食粮。此种感觉贯穿于人们的习惯之中,即自人祖起所表现的宗教本能。
人类思想史已经证明,人类从未放弃过信仰宗教的思想,这种思想往往统治着每一个民族,从古至今皆是。因为,它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所以众多学者认为,历史上物质文明的真正动因是宗教。现代欧洲的文明社会也并没有放弃宗教。
欧洲人提倡的“世俗化”口号是一种表面现象。近现代欧洲的国家与社会,几乎全都保留有宗教,它们自建国之时就自觉场采取着维护宗教、保护宗教的政策。
研究宗教,首要的是论证造物主的存在,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未间断过。研究的结果或许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正确的目的,或许会陷于迷茫,被种种现象所蒙蔽,遇到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就会感到棘手而停滞不前,致使人类思想固执僵化,从而接受某种迷信或混有种种神话的宗教。真主所启示的一切天启的宗教是崇高的,真主把这些宗教启示于众先知和众使者,为人类文明正确的信仰。受保护的天启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其崇高价值与世共存。下面我们要研究并阐述宗教在人类生活中的功能及人们对它的渴求。
信仰本能的哲学依据
宗教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们以归纳演绎的方法来论证信仰宗教为人的天性,以揭示信仰是本能的,先天性的。简述如下:
一,信仰的功能,表现在探索精神世界并了解其内在的本质
它不局限于可知世界视听范围,而是对宇宙一切现象进行思考:
为什么创造人?
谁创造了人?
为什么创造宇宙?
谁创造了宇宙?
其目的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迫使人们去研究追寻,并最终信仰真主。
人对精神世界探索和思考的本能永无停止。这就是人为什么会有无限追求进取的原因。无论人类文明达到何种程度,无论有多少科学发现或发明,人面对着浩瀚无垠的宇宙,总想知道个究竟。但科学也无法对这一切作出最终的回答。因为,科学是受宇宙和自然规律制约的,科学的有效范围仅限于可感知的物质世界。
人死后的结局是什么呢?人在短暂的生命之后是否还会有什么永恒?我们与这种永恒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任何人都无法解释,只能是判断而已。
二,人类能力的有限及对“强大力量”的需求
这个“力量”在人危难之时拯救人、帮助人,人在恐惧之时无不求助于他,他拯救人使其摆脱困境。这个“力量”是无形的,而人的能力恰恰是有限的。
关于真主,有人曾请教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
伊玛目问道:“难道你没出过海吗?”
答:“我出过海”。
又问:“你们遭遇过台风吗?”
答:“遇到过”。
又问:“你是否对水手和抢救措施绝望过?”
答:“是的”。
又问:那是你脑海中是否出现过这样的念头,有一和种‘超然的力量’,当他意欲时便能拯救你”。
答:“是的”。
伊玛目说:“那正是真主”。
人内心常常感到存在着能拯救人摆脱死亡与灾难、解除人的忧患的“超然力量”,并承认有这种感觉的人,便是有信仰的人。感受到这种“超然力量”而又不承认其存在的人,便是无信仰者。《古兰经》中有不少章节描述过这些人的心态:如说:“真主使你们在陆上和海上旅行。当你们坐在船中,乘顺风而航行,并因风而欣喜的时候,暴风向船袭来,波涛从各处滚来,船里的人猜想自己已被包围,他们虔诚地祈祷真主,‘如果你使我们脱离这次灾难,我们必定感谢你’。当他拯救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忽然在地方上无理地侵害(他人)”(10:22-23)。又云“当你们在海上遭受灾害的时候,你们向来所祈祷的已回避你们了,而你们只有祈祷主了。当主使你们平安登陆的时候,你们背叛了主。人原是孤恩的”。(17:67)
这些经文提示了人类内在的这种无能的精神感受,叙述了人去祈祷无与伦比的玄妙的造物主。危难当头时他们向真主祈祷,以摆脱患难,得到拯救,并向真主忏悔,许以“屈服、顺从”的诺言。而他们一旦得到拯救,即刻忘乎所以,背信弃义,徜徉于迷误之中。只有得到真主特慈的、善用理智的、尊重自己并思虑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的人,才是忠实履行诺言,笃信真主的人。
人面对整个大自然会感到无能为力,不管他处在身心发展的哪一个年龄段,这种感觉从不中断。随着人的不断成长,“无能”的感觉也随之加深。即便人达到成熟期,在更大的范围中他仍感到无能为力,也难以证实他想要证实的领域,也难以控制他已认识到的领域,因此,那种无能的感觉仍然存在。
三,促使人本能地信仰宗教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宇宙感到恐惧,这种本能激发人的感情,开启人的思路,使人去寻觅宇宙的创造者__真主,在真主那里,恐惧之心方得以平静,才会感到安然无恙,随与真主建立密切的关系,尔后虔诚地崇拜敬畏他,这样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
《古兰经》的许多经文鼓励人们观察浩瀚无垠的宇宙,那辽阔宇宙的各种景象和奇异的被造物,人面对这些景象茫然无措,无可奈何。
《古兰经》云:“他创造诸天,而不用你们所能见的支柱”;“他在大地上散布各种动物。他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在大地上滋生各种优良的植物。这是真主所创造的,你们指示我吧,你们舍真主而崇拜的[偶像]究竟创造了什么呢?不然,不义的人是在明显的迷误中的”(31:10-11)
有关这方面的经文很多。假如人不坚信真主,面对这些现象不仅无能为力,还会感到惊慌失措而恐惧万分。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恐惧感只存在于无知多愚的古代,它迫使古人去信仰宗教,使他们不再对此感到恐惧。而当今时代我们感觉不到这些了,内心也不会产生这种恐惧感,所以今天也就不需要宗教了。
回答是:这种恐惧感不但存在于过去,而且存在于现在,将来仍会存在。因为它是无能的一种必然结果,溶于人的本能与能力中,只是这种恐惧的因素发生了某种变化。古人害怕的是日蚀、龙卷风、暴风及一些凶禽猛兽,也害怕干旱少雨,河流干涸等等。
而今天,恐惧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以上这些现象,这对许多科学家来说已得到了证实,他们夜以继日地在各自的领域中探索,而且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手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无不感到存在着一种外在的“完美的力量”、“组织万物的意志”、“包罗万象的智慧”及“绝对存在的伟大”。譬如癌症及其它绝症的征候,眼睛的结构、身体各肢体和谐的秘密,胎儿形成时被赋于的性别、大脑细胞的组织和神经系统等等,让人扑朔迷离。
我们不妨再问一下:人和科学能有效的制止地震和风暴吗?它曾倾刻间摧毁过多少座完整的工业城市,使数十万人丧生!
当今人类不需要河流与雨水吗?当水资源枯竭的时候,昔日的欧洲,今日的亚非,人类不是不约而同地感到它的严重威胁了吗?“后果不堪设想”的警告时不时的震动着世界。
即使科学能够揭示某一被造物的规律,了解其运作情况和其构造的秘密,可也无法改变其规律,而只能加以利用。但对其“揭示”的价值思考仍然有很大的意义。因为,任何被造物都是按照无法更改,无法取代的规律而运行的。如人类为“征服”月球,到火星耗费了数百亿资金,但人类能改变它们的本质规律吗?能调整它们固有的运行轨道吗?答案是“不能”。
有些认识不清楚的人以为科学对一些曾使古人感到惧怕的某些现象已做出了解释,诸如:日蚀、月蚀、降雨、雷电产生或太阳月亮运行的现象等。其实,他们只是停留在对这些现象的表征作了些了解的层面上,只能是“做茧自缚”。在涉及到这些现象的深层次的种种奥秘细节时,他们望而却步。如果他们仍感觉不到内心的恐惧,那只能说明他们多么象一个稚童不怕烫地接触火、不知危险地往高速车上撞、不知利害地玩弄电线,不知其价值地撕毁他父亲的书籍。知情者对于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相应的评判标准。他们面对创造者真主的至大而感到恐惧不安。的确,“真主的仆人中,只有学者敬畏他”(35:28)
四、对死亡的恐惧属于人的信仰本能
死亡威迫每一个人,使他们心惊胆颤而冥思。揭开这神秘的纱幕,《古兰经》为他们清除眼障,为人类开劈光明之路。于是,人便会自觉自醒,思考他的生命意义,探索人生的真实目的,探究死后的境况,去真正的了解另一种永恒生活的价值及今世的暂短风华。是的,今世确是短暂的一种“享受”。这正是人类优越于其它被造物的价值所在,而真正的享受则是死后复生的永存。死后有另一种生活,至爱亲朋在那里相聚,为了证实绝对的公正,每一个人的行为将得到清算,得到其行为的报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伊玛目阿里大贤说:“人们是在沉睡,当他们死去时,便才是醒来。”欧默尔大贤在他的戒指上刻着“欧默尔呀!死亡足以劝戒你!”
在那种叛道、颓废、糊涂、玩世不恭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死亡突然降临于某一位亲人,或是亲朋好友,对他们道出真言、从沉睡或错迷中觉醒,表示信仰………超于人的本能,寻找信仰,便会即刻顺从,尊崇祈求,回归于他们的造物主。然而,他们中有坚定不渝的信仰者,也有随之便背信的人。
五,探索宇宙规律
探索宇宙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规律,对于被造物的思考,首先应从人的自身的结构、各个器官及各个系统的功能开始,进而探索宇宙星辰、地球等的运动规律。科学越进步、科学家们对宇宙的广袤浩瀚、组织的精密及其运动规律,越感到深奥莫测。使他们不得不服从于这种“创造的大能”,这是一种从被造物转向造物者,从自然转向非自然者的意向,从果到因,正是理智的激情促使人们信仰造物主的存在。诚如一个有健全思维的游牧民所说:“驼峰证明有骆驼,脚印证明有行人”。那么,群星璀璨的宇宙,山峦起伏的大地,波涛汹涌的大海,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全知的、大能的真主存在吗?
尽管人具有信仰的本能,《古兰经》仍展示了十分宽广的领域,藉以促使理智者去参悟研究宇宙及被造物,发现规律,从而坚定信仰。
《古兰经》云:“难道他们不观察吗?骆驼是怎样造成的,于是怎样升高的,山峦是怎样竖起的,大地是怎样展开的,你当教诲,你只是教诲(他们的)”。(88:17-21)
我们可以说:《古兰经》的每一章,特别是麦加章,就有许多有关探索宇宙,参悟宇宙形成及规律的阐述和指示,以激励人们去参悟真主创造的大能,进而达到对真主的认识、倾服和信仰。
探索幽玄、人的无能、恐惧感、怕死、对宇宙的参悟,这是学者们论证信仰是人类精神本能的五种动因。人莫不有信仰的本能,因为信仰是人自己精神和天性的一部分。一位法国哲学家在回答他为什么信仰宗教时说:“我不说则已,要说我就不得不这样回答,这就是我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我不能违背这种人类天性。信仰是自身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需求。”
【原载《中国穆斯林》1998年第一期】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