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求庇于世人的主宰,世人的君王,世人的神明,免遭潜伏的教唆者的伤害,他在世人的胸中教唆,他是属于精灵和人类的。” (《世人章》114)
求庇于世人的主宰、世人的君王、世人的神明这种表达,让人切身体会真主的这些属性,来驱逐所有的伤害,包括潜伏的教唆者的伤害。
“兰比”الرب 就是养育者、指导者、关爱者、保护者;“麦里克”الملك 就是掌管者、统治者、操作者;“伊拉赫”الإله 就是受拜者、制服者、支配者。
由于人们看不到潜在的教唆、怂恿和煽动,因此只有求庇于具有上述属性的真主,来保护人们,免遭这些暗中作祟、防不胜防的伤害。
真主是万物的主宰、万物的君王、万物的神明,可为什么在这里专门提到“世人的主宰”“世人的君王”“世人的神明”呢?这种提法,让人们求庇于真主时有一种临近和亲近之感。
古兰经节文叙述这种“教唆”时,首先说到它的性质:“潜伏的教唆者”;其次说到它的行为:“在世人胸中教唆”;然后说到它的形式:“属于精灵和人类”。这种次序,让人们有一种觉醒、警惕、防范的心理,为监督、抵制这种教唆做好一切准备。
通过这一警示和提醒,人们知道除了隐藏在暗中伺机教唆、怂恿自己的精灵,还有像精灵一样潜入自己的内心、像恶魔一样教唆自己的人类。既然精灵和人类都会教唆人们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人们就必须掌握这种教唆、怂恿的途径和方式,未雨绸缪,严阵以待。
精灵对人们的教唆具体怎样,我们无从了解,但我们不难看到这种教唆对人们内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我们知道,阿丹与伊比里斯、人类与恶魔的斗争源远流长。
恶魔出于邪恶的本质,出于对人类的傲慢、嫉妒和仇视,已然对人类宣战;而真主没有让人类赤手空拳去对付恶魔的进攻,而是把信仰作为他的盾牌,把记主作为他的川资,把求庇作为他的武器。一旦人类自己疏忽大意,丢弃了这些盾牌、川资和武器,那么他只能咎由自取。
伊本·阿巴斯(愿主喜之)的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恶魔卷缩在人心上,一个人纪念真主时他就沉默,疏忽大意时他就教唆。”(布哈里辑录)
至于来自人的教唆,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而且人的教唆比恶魔的教唆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些狐朋狗友,不知不觉中会把邪念、歪理传递给自己的伙伴,而伙伴误以为他是可靠的朋友;一些居心叵测的幕僚,会助纣为虐,教唆、怂恿权贵,使之为非作歹,飞扬跋扈;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会花言巧语,八面玲珑,忽悠人们,使人们以为他的话语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兜售欲望的人,会利用人们的七情六欲,暗中怂恿人们去犯罪,而除了内心的觉醒、真主的援助,人们很难抵制欲望的诱惑。
许许多多潜伏暗处、伺机而动的教唆者、怂恿者,设下圈套,张开大网,从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让人们就范,成为他们的俘虏。人类中的这些教唆者比精灵更隐蔽、更邪恶。
人类没有能力抵御这种潜在的教唆,因此,真主给人们指明了抵御它们的盾牌、川资和武器,使人们在这一严酷的斗争中占据主动。
古兰经中,“潜伏的教唆者”这一表达意味深长。
这一方面预示教唆者躲在暗处、伺机教唆,一方面又预示教唆者在觉醒者、警惕者面前怯弱无能。因此,不管是精灵中的教唆者,还是人类中的教唆者,当你勇敢面对他们时,他们就偃旗息鼓,逃之夭夭。如先知*所说:“当人们纪念真主时,恶魔就沉默,而人们疏忽大意时他就教唆。”
古兰经的这一寓意,强化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直面精灵和人类的教唆,不为所动,因为教唆者在“全副武装”的信士面前毕竟是怯弱的,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人与恶魔的斗争持续存在,直到永远。古兰经在许多地方描述了这一斗争,在《夜行章》中的描写尤其令人深思:
“当时我对众天使说:‘ 你们应当向阿丹叩头。’ 他们就向他叩头,但伊比里斯除外。他说:‘ 你用泥土造成的,我怎能向他叩头呢!’ 他说:‘ 你告诉我吧,这就是你使他超越我的人吗?如果你宽限我到复活日,我势必根绝他的后裔,但少数人除外。’ 真主说:‘ 你去吧!他们中凡顺从你的,火狱必定是他们和你的充分的报酬。你可以用你的声音去恫吓他们中你所能恫吓的人;你可以统率你的骑兵和步兵,去反对他们;你可以和他们同享他们的财产和儿女;你可以许给他们任何东西——恶魔只许给他们妄想——我的仆人,你对他们没有任何权柄,你的主足为监护者。’ ”(17:61—66)
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至关重要,无论这一斗争针对恶魔,还是恶魔在人间的代理人。这一认识让人明白一个事实:人与恶魔的斗争中,人非是孤立无援的,人的养主、人的君王、人的主宰支配着一切,倘若真主允许伊比里斯对人类宣战,那么真主与此同时也在掌控着伊比里斯,并不是让他信马由缰,为所欲为。
只有那些忽略自己的养主、自己的君王、自己的受拜者的人,才会被恶魔控制;而常记真主的人,与恶魔的伤害和教唆无缘。
为什么呢?
因为“善”依赖的是无与伦比的力量、唯一的真实——真主;而“恶”依赖的是潜伏的教唆者,他不敢面对信士,不敢明目张胆,一旦遇到求庇于真主的信士,必然一败涂地。
这是对“善”、“恶”概念的完美认知。这种认知,赋予心灵一种特有的力量、自信和宁静,在各种教唆、蛊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
参考文献:
في ظلال القرآن لسيد قطب رحمه الله ، المجلد السادس دار الشروق ١٩٨٥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瀚歌”,版权归作者所有。】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