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亚穆斯林的
历史记忆和身份困境
敏夫子
早在2014年,缅甸政府进行了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135个民族。唯独罗兴亚人不在其中。缅甸当局对此给出的答覆是罗兴亚人不具备缅甸公民的资格。只要他们承认自己的“吉大港人”的身份时才有资格申请公民身份。罗兴亚人的集体反应自然是全面强烈地抗拒。因为他们知道,政府进行人口普查的最终目的是借此抹杀他们的“罗兴亚人”的历史记忆、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
多少年来,缅甸当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他们实施了不知多少次屠杀、驱逐、封锁和围困等各种不人道的疯狂行动。面对缅甸当局践踏尊严、侵犯人权和漠视生命的反人类行径,由19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的联合国大会于同年12月采取了一项决议,敦促缅甸政府承认罗兴亚人的合法身份并赋予公民资格,从而平息若开地区连续多年以来频繁发生的人类悲剧和人道主义灾难。
然而尽管如此,人们每天依然耳闻目睹的是,在1278351罗兴亚人身上过去一直发生的悲剧仍然继续发生。据科威特《社会》杂志披露:从2012年至2014年两年以来,在若开北部地方——
107070人被打死,
190000人流亡他国,
1014人因得不到救治而死亡,
5317人逃亡时被淹死。
253个村庄被霸占,
84个村庄被烧毁,
74座清真寺被烧毁,
7所学校被烧毁。
——另外有不计其数的儿童被淹死、饿死、病死甚至落入国际人贩手中,还有无数妇女遭受到安全部队的凌辱和性暴力。
科威特《社会》杂志上的罗兴亚人生存调查
鉴于世界各地对缅甸政府的谴责不断上升,联合国从2016年10月以来提出表示密切关注罗兴亚问题,一方面谴责缅甸军方犯下的野蛮暴行,另一方面成立了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为首的罗兴亚委员会,对缅甸的“族群和解”与“国家福利”的改善进行调查。
在2017年3月发布的一分调查报告中,联合国指出:若开邦的社群彼此之间的恐惧和暴力造成的族群分裂和冲突使得那里的情况非常糟糕。报告认为:改善缅甸的现状,需要政治、安全和发展全面结合的联动措施。他建议缅甸政府增加对若开邦投资以减轻贫困,取消对居民迁徙的限制,重新审视公民法,考虑赋予罗兴亚人公民身份。报告最后指出:除非目前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否则这两个社区的进一步激化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风险。
另外2017年2月,联合国发布了一个报告,该报告披露了对200多名逃亡孟加拉的罗兴亚人的采访记录,在受采访的人中,有近一半人表示,他们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人被杀。在受访的101名妇女中有52人说他们遭受到安全部队的强奸和性暴力。报告称,有大量的证人证据可以证明正在发生的事情。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说:“罗兴亚人的不幸和未解决的困境持续的时间以经太久了,它正在成为区域不稳定的不可否认的因素。”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官员侯赛因说:“从数十年持续、系统地侵犯人权,包括从2016年开始的安全部队的暴烈的应对措施,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任何借助于暴力极端主义势力的发展的每一方都是失败者。”
科威特《社会》杂志上的罗兴亚人生存调查
就在国际社会表达对缅甸政府的谴责和对罗兴亚人的同情之际,有些国家和个人则发出不同的声音,像印度、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把谴责的重点放在罗兴亚所谓的反抗武装袭击军警一方面,认为袭击损害了缅甸当局和国际社会致力于稳定若开邦的各种努力。其中,印度还宣布驱逐其境内“非法的”罗兴亚难民,以呼应缅甸当局。此外,还有一些关注和专门研究罗兴亚问题的学者则认为,像以上国际社会的反应都是可笑的,因为他们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对缅甸政府而言是很不现实的,如果缅甸当局按照他们的说法去做,只会落得个下台的结局。
面对这一举世纷纭的舆论关注,人们不仅对罗兴亚人的身份和渊源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和疑问,谁是罗兴亚人?是什么样的历史原因导致了他们流亡他乡,无家可归的悲惨境遇?
目前,从相关媒体和资讯网路的各种报导中发现,很多内容,特别是关于罗兴亚问题的历史根源及事件性质的认定上大都失之偏颇。显然都是根据缅甸政府提供或公布的内容形成的。本来作为担纲多元大众资讯传播的公众平台,需要从原则上保持价值中立和客观公允,而不是为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服务。但是,由于缅甸政府垄断着制造和发布新闻的话语权,加上媒体公众对“官方发布”产生的权威认定的从众心理,使得目前大量的关于罗兴亚人的身份争议的资讯报导都是对缅甸政府的叙事模式的引用和重复。其客观可信性非常值得怀疑。
科威特《社会》杂志上的罗兴亚人生存调查
关于罗兴亚的历史渊源和身份认定,一直以来是缅甸政府及其佛教组织和罗兴亚穆斯林之间争论的焦点。
缅甸政府认为,罗兴亚人并不是缅甸本地的土著民族,而是1826年—1948年之间从孟加拉的吉大港进入缅甸的非法移民;早期若开的穆斯林是17世纪孟加拉国王的随从,波斯商人和孟加拉俘虏的囚犯。穆斯林从17世纪开始在若开(又名阿拉干)地区定居,但从未宣称自己为罗兴亚人,所以他们是若开穆斯林,而不是罗兴亚人(《世界知识》2009)。前缅甸文化部历史司副司长敏登(Myint theinn)曾发表文章《缅甸若开邦罗兴亚人研究》认为穆斯林是在15世纪作为战俘和奴隶从孟加拉来到若开的。
另外,在1824年的第一次英缅战争以后,若开和孟加拉都沦为英国殖民地,自此吉大港的孟加拉人开始大批进入若开。在缅甸获得独立前的1947年底,若开穆斯林成立了“穆贾希德协会”,目的是为了向英国殖民政府争取成立穆斯林自治区并实现自治,未得到英国政府允许。1951年,“穆贾希德”协会曾向缅甸政府递交了一份包括14个要求的英文公开信。敏登在文中刊出了公开信的部分内容,并指出:在这次提交的要求中,并没有出现“罗兴亚”这个名称。住在若开的穆斯林只是要求赋予缅甸公民身份,并获得穆斯林相关的权利,因此他们还没计划用“罗兴亚”这个名称。但是随后,他又自相矛盾的提出“罗兴亚”这个名称只是在二战时期才使用的,是1947年才出现的新词汇。罗兴亚的历史是缅甸独立后的孟加拉知识份子们编写的。
从1960年开始,为使全国都知道“罗兴亚”这个名称,穆斯林才开始活动。在此基础上,缅甸官方和媒体还公开发表言论对罗兴亚人的历史予以否认。例如在2013年2月26日,缅甸《金凤凰》中文报曾刊登了缅甸移民和人口部副部长美觉温发表的公告:按照殖民时期的户口普查记录,以及1973年和1983年的户口普查记录,在缅甸民族中没有罗兴亚的民族记录。在殖民地时期的公报中也没有“罗兴亚民族”这个词。在1958年政府发放的身份证记录中,将历来从孟加拉进入的人员登记为“穆斯林人”。在1973年的户口普查记录中登记为“孟加拉人”。
罗兴亚学者认为,早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缅甸以前,罗兴亚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若开地区,早在1999年,罗兴亚历史学家基拉尼着有《寻求公正的若开罗兴亚人》一书,书中追溯了“Rohingga”一词的来源。他认为该词来源于古若开的旧称“Rohan”“Roham”,后来,这些旧称逐步被换成了“Roshangee”“Rohingta”,直至最后演变成“Rohingya”。
另外,基拉尼还根据大量民间资料推断认为,早在西元788年就有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在若开地区进行贸易活动,后来,其中一部分人最终选择定居于若开。他们带来的伊斯兰文化对当时的若开居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地居民遂最终皈依了伊斯兰教。今天的罗兴亚人就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
在日本寻求庇护的罗兴亚学者扎明土特(Zaw minhtut)也认为罗兴亚人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他认为,当时阿拉伯商人滞留于若开地区的原因跟若开附近的一次航海事件有关系。商船出现巨大故障,无法离开,穆斯林商人们便选择到若开寻找帮助,后来就留在了若开,最后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罗兴亚人。一些阿拉伯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像科威特学者艾罕默德•阿兹卜在其《罗兴亚:悠久的历史和悲惨的遭遇》一文中写到:“罗兴亚”是阿拉伯语“Rohama”的变音,后来逐渐换成“Roham”,最后变成“Rohan”“Roshangee”“Rohingta”,这与罗兴亚另外两位史学家贾希尔丁•阿罕默德和纳泽尔•阿罕默德的观点完全一致(科威特《社会》杂志)。
阿拉伯东南亚史学家艾比•穆阿兹•阿罕默德•阿布顿拉赫曼在其《若开穆斯林六十年苦难史》一书中说:“有关若开穆斯林曾在若开生活居住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建于西元800年的百德尔穆卡木清真寺”这座寺一直被保持下来,直到最近毁于缅甸军人的破坏。艾比•穆阿兹•阿罕默德•阿布顿拉赫曼继续写到:若开地区一直以来是一个独立的穆斯林王国,早在1084年,若开著名的君主 有穆罕默德•哈乃斐、以萨苏、埃米尔•哈姆则等。然后在西元15世纪至16世纪若开地区进入末罗家族的世袭统治时代,后来若开穆斯林的统治又从西元1420年—1622年持续了整整两个世纪(科威特《社会》杂志)。
另外,为了证明罗兴亚人的土著身份和地位,一位罗兴亚学者指出英国于1801年出版的《亚洲艺术.科技和文化》的第五十卷中的《缅甸帝国语言词汇对照表》与1811年出版的《古典音乐杂志》中提到的“Rooinga”一词指的就是今天的罗兴亚人。他将这两本杂志中提到“Rooinga”的部分着重勾画出来,拍成照片发布在Facebook和Youtube等一些档共用平台和社交软体上,同时又指出缅甸军政府于1961年7月18日刊发的杂志《缅甸国防》曾提到:罗兴亚是缅甸的少数民族,它的存在不应该被忽视。从而证明罗兴亚人的土著身份和地位。
如果人们认为上述缅罗双方的陈述代表的只是各自的观点和立场,那么,另外还有代表协力厂商的缅甸以外的国际学者所做的研究和论述最起码更为客观和中立一些, 他们的研究成果证明了罗兴亚人是在缅甸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族源多元的混血民族。
中国学者林锡星、王梦平、马骥等认为:在西元8世纪,一些以阿拉伯人、摩尔人和波斯人为主的穆斯林开始抵达阿拉干(若开邦的旧称)一带,15世纪初,第一个穆斯林王国在阿拉干建立,直到1784年,阿拉干才正式并入缅甸版图。这些穆斯林的后裔便是今天的罗兴亚人(《世界民族》2003《国际资料资讯》2009.7北京外交学院2010.4)。李涛在回顾和梳理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罗兴亚人是由不同时期(阿拉干王朝时期、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二战后)进入若开的穆斯林融合而成的(《东南亚研究》2009)。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除了族源多元,罗兴亚人还和当地人发生了融合,他们是阿拉伯人、阿富汗人、摩尔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巴基斯坦人、蒙古人和孟加拉人等的后裔(其中大多数人的祖先来自印度次大陆。)在缅甸若开邦的移民史上已越1300年,其祖先大都从海上来到若开,在同当地人的长期杂居中发展成今天的罗兴亚人(《亚太研究》2005.1《中国穆斯林》2012.3)。法国学者让•伯里(Jaena•berlie)在其著作《缅甸穆斯林的缅甸化》中公布了一份从西元1430---1638年间的阿拉干君主的谱系表,并提到一个叫史密斯(Smith)的学者对罗兴亚人的特征进行过总结:
1. 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罗兴亚人”(阿拉干穆斯林)
2. 有关于共同血统的传述(这同强大的阿拉干王朝有关)
3. 故乡的联系(阿拉干即今天的若开邦)
4. 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即阿拉干历史)
5. 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的文化基因(阿拉伯、摩尔和阿拉干)
6. 有团结意识(在所有的阿拉干穆斯林之间,团结意识是很强的)。
国际学者的研究足以证明在英国殖民统治者进入缅甸之前,罗兴亚穆斯林就已经在若开地区居住和生活了数个世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佐证了罗兴亚学者的观点。
将所有的研究和论述综合起来,可以得出结论:早在西元7世纪或8世纪,来自阿拉伯的穆斯林商人就到达了若开(阿拉干)一带,他们同若开的当地人以及在缅甸历史的不同时期(阿拉干王朝时期、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二战后)进入若开的穆斯林和其他民族都发生过一定程度的交往和融合,最终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罗兴亚人。因此,罗兴亚人是缅甸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一个族源多元的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混血民族。
根据国际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阿拉干世袭王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33年,穆斯林君主末罗汗(1433年—1434年)在缅甸西南沿海的阿拉干地区建立阿拉干王朝。这些阿拉伯商人的后裔,即早期的阿拉干穆斯林保持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些特征。1434年—1459年末罗汗的继任者阿里汗攻克吉大港(现为孟加拉的一部分),从而导致了伊斯兰文化的向外传播。在1476年—1566年的一个世纪内,吉大港都是阿拉干王朝的一部分。在此期间,阿拉干王朝曾利用其海军优势积极扩张海外势力。1599年阿拉干王朝曾攻打过澳门。1624年,阿拉干海军发动了对达卡的进攻,使莫卧儿王朝的舰队全军覆没。在1638年之后,阿拉干王朝日益衰落。1785年,阿拉干王朝被缅甸籍牙王朝(西元1752—1885年)所灭。从以此后,阿拉干地区被纳入了缅甸中央王朝的版图。
西元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缅甸战败,逼迫与1826年于英国签订了《扬达波条约》,将若开(阿拉干)地区海岸划归英国。若开地区在仅被缅甸统治了41年后就被缅甸当局割让给了英国殖民者。从此以后,罗兴亚人的历史便和英国的殖民统治交织在了一起,成为了缅甸社会将罗兴亚人视为“英国殖民统治产物”的根源。后来分别在1852年—1885年之间,英国又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对缅战争,并最终于1885年占领了整个缅甸,把缅甸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一起作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并对缅甸实行“以印治缅”的政策,使大批移民从英属印度进入缅甸。英国统治缅甸期间,有超过100万的印度人迁居缅甸。有资料显示,到1958年,缅甸的穆斯林人口大约为80万,其中一半是印裔穆斯林(《东南亚研究》2003)。
从日本侵略缅甸开始,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权益,罗兴亚人不得不走上与缅甸分道扬镳的道路。在日本侵略缅甸期间,缅甸一些民族主义者选择跟日本合作,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约有8万罗兴亚人随着英国撤退到孟加拉。二战结束以后,居住在若开邦北部布帝洞、孟都地区的罗兴亚人要求把它们的聚居区单独划分为穆斯林领地。在1948年,缅甸获得独立以前,罗兴亚人提出与英国单独谈判的要求,但英国政府没有同意。这件事后来成为缅甸政府攻击若开邦穆斯林为民族分离者的根由。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缅甸独立以前在罗兴亚人与缅甸之间已经矛盾重重,在英国殖民时期,英国殖民者驱使大批印裔穆斯林移民进入缅甸,参与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这段历史在缅甸民众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再则罗兴亚人的长相又酷似印裔穆斯林,一般人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缅甸民众最终将英国殖民时期滋生的对印裔穆斯林的仇恨毫无区分地加诸到罗兴亚人穆斯林身上,将他们和印裔穆斯林一同视为英国殖民统治的产物。殊不知这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一贯采取的“以夷制夷”的阴谋策略。
缅甸独立以后,伴随着政府的政策变动,罗兴亚人的现实处境和身份认定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在1949年—1962年期间,根据《缅甸联邦入籍法》,罗兴亚人被认定为缅甸的七大土著少数民族之一,并赋予一定的政治权利。1962年3月,奈温发动政变推翻了吴努政府,从此以后,缅甸的国家政权一直由军人掌控。直到2011年军人政权才告一段落。从军人执政开始,直到1974年,罗兴亚人还能在国民大会上享有一定的代表权。但在1978年以后,缅甸政府不再允许罗兴亚人成为政府职员和军人,并开始逐步加强了对罗兴亚人的管控和限制。首先是动用军事力量驱逐和排斥罗兴亚人。
1978年2月,缅甸政府发动了代号为“龙王计划”的军事行动,在若开的布帝洞和孟都地区展开移民调查,导致大量若开邦的罗兴亚人被拘留、逮捕、甚至遭到迫害,并致使20~25万罗兴亚人沿着那弗河逃亡到孟加拉。1989年底苏茂政府开始以强制手段在若开邦北部的穆斯林地区建立缅甸佛教徒定居点,这一政策又一次迫使罗兴亚人大规模逃离。在1991—1992年之间,缅甸政府对罗兴亚团结组织(RSO)进行了清剿,再次导致约25万罗兴亚人逃至孟加拉避难。
另外,罗兴亚穆斯林从法律层面被剥夺了公民身份。1982年奈温政府颁布了新的《缅甸公民法》,使得世代居住在缅甸但没有按照1948年颁布的《缅甸联邦入籍法》领取身份证的罗兴亚人成为“非法”居民;一些曾经所办理的身份证也被政府强制收回。接着,缅甸政府以罗兴亚人不是本国公民为由逐步对罗兴亚人的各种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2014年,设立于东南亚的一个人权组织收集到了12封从缅甸政府内部泄露出来的档,这些档制定的时间范围是在1993年—2008年期间,其全部内容主要涉及对若开北部罗兴亚人的自由流动、婚姻、人口出生还有其他日常生活进行全面限制的打压政策。
自2011年—2014年以来,缅甸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罗兴亚人的限制、排斥和迫害,一方面,缅甸政府不仅拒不赋予罗兴亚人合法的公民身份,还公然彻底否定了罗兴亚人的历史、文化和合法身份。另一方面,动用军事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清剿和屠杀,致使数以百万计的罗兴亚人流亡海外。
1条评论